为弘扬科学精神,激发青少年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热情,我校农学院受邀参加杨凌西交康桥绿地“第四届校园科技月”活动。
聚焦粮食安全 播撒科学种子
在杨凌西交康桥绿地小学课堂上,李晓燕老师以《种子与粮食安全》为题,用生动易懂的语言向小学生们阐释了“一粒种子”背后的国家战略意义,引导同学们思考科技创新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了知农爱农的种子。童维老师围绕《农业大数据及粮食安全》,结合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对保障粮食安全的巨大作用,激发了他们对农业科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科技赋能农业 点燃创新热情
当一架小型无人机在绿地小学的操场上腾空而起,孩子们瞬间爆发出阵阵欢呼。王瑞老师以《神奇的无人机》为题,通过视频演示和实物讲解,向同学们揭开了农业无人机的“奥秘”。从农田测绘到精准施药,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让在场学生们都惊叹不已。孩子们都踊跃体验无人机操作,并纷纷表示:“他们长大以后要发明出更加聪明的农业机器人!”
种子撒播希望 实践耕耘真知
为了引导同学们更加直观“认识种子、了解种子、探究种子”,农学院特别准备200余粒小麦、玉米等作物种子赠予学校。这些种子将作为生动的科学教具,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们亲手播种、培育,并通过系统观察记录植物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全过程。通过这种实践教学,培养孩子们科学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本次活动是农学院践行社会服务职能的生动体现。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通过科普讲座、实验平台开放与参观等活动,持续为地方基础教育注入科技活力,为培养新时代科技后备人才贡献“西农力量”。
编辑:孙优优
终审:吴清华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