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有幸拜读了张志功老前辈所著《难忘的二十年》。
通过这几天的阅读,让我对张志功同志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曾在1945年至1949年6月在国立西北农学院(即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读书,1949年6月参加工作。张志功同志一生中先后两次担任习仲勋同志秘书(1950年3月至1964年5月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及国务院任习仲勋同志秘书,1978年6月至1984年5月在广东省委及中共中央办公厅任习仲勋同志秘书),前后加起来正好20年。书中回顾习书记的一生,可以说是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经历了各种暴风骤雨,包括硝烟弥漫的对敌斗争和错综复杂的党内斗争。他几十年的革命历程,正如他的夫人所概括的那样,“一生光辉,历经坎坷”。既有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之日,又有风和日丽、碧波粼粼之时;既有“两当兵变”失败的懊丧,又有“三战三捷”歼敌获胜的喜悦;既有遭受不公、蒙冤受辱、身陷囹圄的磨难和伤痛,又有不畏艰险、铁骨铮铮、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既有艰苦奋斗、开创新路、呕心沥血的艰辛,又有建功立业深受群众拥戴敬仰的欣慰。他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光明磊落,实事求是。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谦虚谨慎,团结群众,爱护干部。他一辈子堂堂正正做人,正正派派做事。
习仲勋同志“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是一个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是一位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乃至改革开放具有杰出贡献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和盛誉。
《难忘的二十年──在习仲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一书,是张志功老人凭着他曾在习仲勋同志身边作秘书工作二十年间,以及习仲勋同志蒙冤和他本人受牵连被下放劳动十六年间的点点滴滴记忆,来追记叙写的一个他自己的回忆录。它不是一部集中写习仲勋同志的个人传记,也不是一本专门刻画描写习仲勋同志的其他文学作品;它不需要做到完整和全面,更不必要使用文学修辞,没有一丝虚构、没有半点夸张。但正因为如此,它才显得更真实、更鲜活,可读性更强。它既让我们看到了习仲勋同志是一位伟人,是信仰坚定、追求真理的革命者,是转战西北、驰骋疆场的军事家,是倡导改革、创建特区的开拓者,是料理党务、操持国是的政治家,是胆识超群、雷厉风行的领导人,是注重协调、善于沟通的活动家,是位“英雄一世、坎坷一生”,受过拥戴敬仰、经过风雨磨难的大人物;更让我们了解了习仲勋同志也是一个凡人,是相濡以沫、关心妻子的好丈夫,是家教严格、爱护儿女的好父亲,是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的好战友,是热情豪爽、诚恳待人的好朋友,是品德高尚、乐善好施的好心人,是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倔犟汉,是个热爱生活、崇尚快乐,爱跳舞、会玩牌、好抽烟的普通人。
伟大与平凡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往往平凡中蓄接着伟大,伟大中又突现平凡。习仲勋同志在有生之年写下、后又由夫人齐心亲笔题写镌刻在他墓碑石像上的十六字格言“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也充分表明了这个道理。毕竟“伟人”并非人生追求的终点,平凡而快乐才是生命的真谛。当然,我这里所说的伟人与凡人、伟大与平凡绝不只体现在习仲勋同志一人身上,对其他同志也完全适用。习仲勋同志是位伟人,但也有他平凡的一面;张志功同志和更多的人都是凡人,但也有他们的伟大之处。习仲勋同志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的伟大精神、优秀品质、崇高风范和高尚人格是激励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习仲勋同志的同乡后辈,我将永远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他追求真理,信念坚定,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革命立场;学习他奋发有为,勇于开拓,为人民的利益不懈努力的进取精神;学习他好学深思,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学习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我要认真向张志功同志学习,学习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坚守信念、胸怀宽广的优秀品质,学习他忠于职守、默默奉献、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的良好作风,学习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克勤克勉,尽职尽责。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