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革命理想高于天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对大家说,有一个道理要反复讲,就是党的干部必须永不动摇信仰,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理想信念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对这样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兴衰成败的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理想信念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必须经常讲、反复讲。从党和国家发展大局讲,经济建设是中心,同时必须高度注重精神建设、精神力量和精神生活;从党的建设工程讲,权力要被关进制度的笼子,同时必须补足理想信念这个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从党的执政方略讲,人民群众是坚实的执政基础,崇高信仰是党的强大精神支柱,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就能无往而不胜。
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习近平同志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5000多年沧桑岁月,把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就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为的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理想。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有形的经济、军事、科技竞争固然激烈,无形的思想、价值较量更加惊心动魄。特别是当苏联解体后不久,西方学者匆匆宣布历史已经终结于资本主义的理想时,精神价值的核心地位就更加水落石出了。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离不开深厚的精神海洋。无论社会怎么发展,无论经济怎么繁荣,如果放弃了对崇高理想信念的追求,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就不可能巍然屹立于世界。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这句脍炙人口的精彩比喻,深刻揭示出理想信念之于共产党人的内在关联。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精神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一些腐败分子常常把自己的牢狱之灾归罪于制度漏洞,这往往是为自己的开脱之辞。制度固然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但是坚定的信仰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制度使人不敢腐败,信仰使人不愿腐败,这就是精神的力量!“古人刀锯在前,鼎镬在后,视之如无物者,盖缘只见得这道理,都不见那刀锯鼎镬。”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杨超“满天风雨满天愁,革命何须怕断头”,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都彰显出理想信念之“钙”的巨大作用。如果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在威逼利诱面前,都只见得共产党人的道理,都炼就了金刚不坏之身,“四风”缘何而来?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又怎么不能战胜和消除呢!
必须警惕和防止理想信念的滑坡与动摇。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从思想领域开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苏联为什么会解体?苏共为什么会垮台?一个重要原因是理想信念动摇了。戈尔巴乔夫私下曾说过,共产主义思想对我已经过时。当信念之魂已经不存,党和国家之体焉在?因此,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些人或以批评和嘲讽马克思主义为“时尚”、为“噱头”;或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或在涉及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原则性问题的政治挑衅面前态度暧昧、消极躲避、不敢亮剑、爱惜羽毛,甚至故意模糊立场、耍滑头、当“太平绅士”。这些都是“最危险的动摇”。习近平同志强调看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第一位的就是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如果理想信念不坚定,能耐再大也不是党需要的好干部。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坚定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坚守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
革命理想高于天。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
心中永远要有共产主义这盏明灯。习近平同志讲,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共产主义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但我们党员干部心中要有这盏明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当然要从眼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正在发生正在进行的事情为中心,但如果丢失我们共产党人的远大目标,就会迷失方向,变成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现在不少人太缺乏理想和信仰、太功利主义了。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固然不对,但符合历史发展规律、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理想万万不能丢。党员、干部首先不能动摇信仰,动摇了就会失去根本。共产党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线,守住自己的政治灵魂。
脚下要走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同志告诉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要从我们走过的道路去体会和认识。道路决定命运。我们党历尽千辛万苦探索出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被历史证明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体现了党的最高纲领和基本纲领的统一,又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既符合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又是名副其实的科学社会主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一定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倍加珍惜我们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这条道路,牢牢记住我们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肩上要背负为人民服务的天职。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是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衡量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首要标准。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悟透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个道理。共产党人讲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离开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丢了这个根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就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四风”及各种表现形式都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联系。“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把为人民服务当作共产党人的天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诚心诚意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
三、志存高远 忠实践行
衡量一名共产党员、一名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有客观标准的。习近平同志将其归纳为四个能否: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我们要以习近平同志提出的这四条标准为依据,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党性教育为核心、以道德建设为基础,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工作。
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打牢历史唯物主义根基。越是不断遇到新情况新问题,越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一些人之所以认为共产主义虚无缥缈,不信马列信鬼神,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根子就出在没有牢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上。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推导出来的共产主义决不是虚无缥缈的,对历史规律的无知和历史方向感的丧失是一种根本性的无知和丧失。学习的目的,全在于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使理想信念之树根深叶茂、四季常青。
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从中国革命历史中汲取最好的营养剂。要学习党的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革命历史是党领导人民为了理想不懈奋斗的历史。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深刻理解“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的古训,把对中国革命史的态度问题当成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坚决捍卫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纯洁的党性在与火红岁月的真诚对话交融中,会塑造、打磨得更加丰厚坚强。
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做到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作风败坏、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甚至到了欲壑难填的地步,根子就是一个“私”字。干部合理合法的利益当然要承认,也要保障,但这同私心、私利、私欲不是同一个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如果连这一点都不讲,我们党还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还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吗?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有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才能把群众装在心里,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实干兴邦。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真正的理想是明天的现实,更是今天的行动。理想信念只有经过实践的砥砺才能放射出灿烂的光芒。我们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志无休者,虽难必易;行不止者,虽远必臻。人类的一切美好理想,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就一定会实现!我们就是要有这样最伟大的气魄,我们就是要有这样最坚定的信念!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