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名称:陕西省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平台负责人:薛吉全
产业研究方向:玉米遗传育种
平台介绍:针对陕西气候干旱、土壤瘠薄、优异种质缺乏、常规育种周期长、分子育种技术研究薄弱等问题,围绕国家粮食、食物和能源安全战略需求,面对农业资源约束,以增强品种环境适应能力(耐密、耐旱、抗病、抗倒伏)和实现玉米高产高效为目标,通过创新玉米育种方法与种质材料,强化设计育种理念,构建“优异基础材料 + 高效选择方法 + 多环境测试”的育种技术体系,挖掘玉米产量潜力,提高育种效率,提升陕西玉米育种及产业化水平。
创新成果介绍:
创新成果一:陕A群、陕B群杂种优势群构建、改良与利用
针对种质创新能力不强、育种材料交换不畅,以理论和技术创新为基础,构建陕A群、陕B群2个杂种优势群,通过实行“五统两分”改良方案,免费发放,开放育种,开展大联合、大协作,与30家科研院所和企业进行17轮多点联合改良,形成种质协同创新育种模式。基于此,选育了KA、KB系列玉米自交系40多份,审定品种50多个,合作单位审定品种10多个。在国内率先走出玉米种质协同创新育种新模式,有效破解种源创新“堵点”和“难点”。
标志性成果二:耐密抗逆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培育
以自主构建的陕A群、陕B群选育的玉米自交系培育了陕单650和陕单660等耐密抗逆高产宜机收玉米新品种。这两个品种具有高产、耐密、抗病、适宜机械籽粒直收(田间倒伏率低、籽粒水分水低、籽粒破损率低,站秆时间长),适应地区广(春夏播均可种植),已通过国家黄淮海夏玉米区、东北区春玉米和西北区春玉米区品种审定。陕单650入选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陕单660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