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本信息
李晓燕,女,山东济南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
二、学习工作经历
2005年7月本科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2010年6月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10年7月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任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仲英青年学者”。
三、研究方向
小麦重要农艺性状、品质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小麦品质改良与新品种选育
小麦产量、品质形成机理与安全生产
四、本科教学课程
承担本科生《作物育种学》、《种子法规与品种权保护》、《农业概论》等课程教学工作。
五、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陕西省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等项目。参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杨凌小麦综合试验站”、陕西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工作。作为主要完成人审定国审小麦新品种3个(西农528、西农364、西农9112)、省审小麦新品种6个(西农1号、西农579、西农538、西农537、西农9112、西农6151)、制定了3个地方标准(技术规程),参与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在陕西、河南、江苏、湖北等省完成了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工作,获得2017年度、2014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六、其他学术成果
Chen JB, Li XY, Cheng C, Wang YH, Qin M, Zhu HT, Zeng RZ, Fu XL, Liu ZQ, Zhang GQ. Characterization of Epistatic Interaction of QTLs LH8 and EH3 Controlling Heading Date in Rice. Scientific Reports. 2014, 4: 4263-4263.
Li, F., Li, X., Qiao, M., Li, B., Guo, D., Zhang, X. & Min, D. 2020, "TaTCP-1, a Novel Regeneration-Related Gene Involved in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vol. 11, pp. 1004.
Wang, GY ; Li, XY ; Dong, J ; Jin, R ; Yang, L ; Huo, LH; Chen, LM ; Zhao, WC; Gao, X. Proteomics unravels new candidate genes of Dasypyrum villosum for improving wheat quality.Journal of proteomics. 2021, 245:104292.
Chang, H, Ma, Y, Jiang, J, Yan, Y, Tang, Z, Mao, W, Wang, G, Dong, J, Zhao, W, Gao, X & Li, X 2025, 'Plasticizer contamination in irrigation water: Residue characteristics and toxic effects of DBP and DEHP on wheat growth and metabolism',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vol. 301, pp. 118510.
张向前, 李晓燕, 朱海涛, 王涛, 解新明. 水稻阶段性返白突变体的鉴定和候选基因分析. 2010, 55(23): 2296 -2301.
胡翠花, 李晓燕, 高翔, 陈其皎, 董剑, 赵万春, 陈良国, 石引刚. 普通小麦供体种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 AIP2 的克隆与进化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22(8): 1-8.
王蕾, 高翔, 陈其皎, 李晓燕, 董剑, 赵万春, 魏慧, 石引刚, 陈良国.小麦 PPO 基因等位变异及面粉白度特性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2, 21(12): 11-19.
郑雅月, 杨璐, 张炳慧, 赵万春, 董剑, 高翔, 李晓燕.小麦 TaCYP78A5 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西北农业学报,2018,27(05):667-674.
七、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省杨凌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邮编:712100
Email: xiaoyanli@nwsuaf.edu.cn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