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铜川旱地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充分挖掘旱地玉米增产潜力,2025年,我校铜川旱地玉米试验示范站联合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宜君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在宜君县彭镇安子塬村共同打造了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百亩核心试验示范田。11月5日,在铜川市宜君县彭镇的百亩高产攻关田,依据全国玉米栽培学组和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指导组制定的玉米籽粒直收测产方案与程序,经专家组现场实测,该示范田亩产达1014.3公斤。这一成果为旱地春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进一步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高产实现的背后,是技术体系的突破与协同合作机制的持续创新。


一是精选耐密抗逆宜机收品种。精选耐密抗逆、抗穗腐病、站秆期长且适宜机械化籽粒收获的玉米新品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选育的玉米新品种“陕单930”和“陕单650”根系发达、茎秆坚韧,在前期干旱、中期高温、后期秋淋寡照的多重不利影响,示范田玉米品种呈现耐密抗倒、抗逆性强、抗穗腐、籽粒破损率低等优良性状。

二是主推“两增一稳”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技术模式。以“两增一稳”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为依托,集成示范推广“适墒适温适时播种+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生物质营养液土壤改良+分层施肥+一喷多促+秸秆还田”核心技术,在今年异常干旱气象条件下,示范田仍实现了植株健壮、果穗饱满,进一步验证了该技术在旱地玉米稳产高产方面的适宜性。

三是产学研融合构建推广体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铜川市农科所、宜君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深度合作,成立面向旱地、服务铜川的旱地玉米试验示范站,2025年在铜川市宜君县建成2个万亩高产示范田、10个千亩示范方、4个百亩攻关田。通过建立政产学研推用“六位一体”协同推进机制,突破品种、技术和农机等单一技术集成应用障碍,以“两增一稳”技术为保障,依托“五良协同”与“三主融合”路径,推动玉米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具、新农艺等新成果快速落地,形成了可复制、易推广的旱作春玉米高产集成技术模式,为铜川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支撑。

编辑:郭超
终审:吴清华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