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动态
 

农学院2007年工作总结

作者:         发布日期:2008-01-11     浏览次数:

     

2007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以及各职能处(室)的大力支持下,学院紧密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学院工作目标任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本科教学、科研推广与科技创新、学生工作、改革以及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人才工作

2007年,学院继续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院战略的首要措施,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采取引进、培养、外聘等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何蓓如教授荣获“陕西省教学名师”称号,廖允成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邱凌教授被评为“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薛吉全教授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贺道华、李学军博士入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获批访问学者、西部计划项目人员4名,获批国外联合培养博士生6名,派出校外进修人员2名,10名科教人员取得了博士、硕士学位。

(二)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

1.学科建设

申报获批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并完成学科2007-2010的建设规划。落实了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种子工程、植物资源学等4个学科的“十一五”和“211工程”建设方案;完成了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两个博士点基金申报工作。

2.学科平台建设

学科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油菜进入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功能实验室”建设序列,小麦、玉米、棉花分别进入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试验站”建设序列。加大了国家杨凌生物技术育种中心等学科平台建设力度;深化了教学与科研实验室的整合。

3.研究生教育

遴选了胡银岗等3名博士生导师、任广鑫等3名硕士生导师;修订了作物遗传育种等8个硕、博士专业和作物遗传育种硕博连读专业培养方案;开设了27门硕、博士课程;制定了2008年硕、博士招生计划,完成了139名硕士生、13名博士生的招录工作,完成了校院二级管理下65名硕士生、7名博士生的论文盲审、答辩、学位授予工作;制订了学生参加托福、雅思等英语考试的奖励政策。

(三)本科教学工作

1.教学基本建设

农学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植物生产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陕西省确定为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2007年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批校级教改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获批主编、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出版3部;获批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出版3部;主编出版教材1部;获批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双语课程1门,校网络课程2门。

2.教学管理

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落实了13个专业的137门次教学任务。学生试卷、毕业论文等教学档案齐全、管理规范,本年度共整理归档课程试卷220份、课程论文37份、毕业论文195份。作物标本区运行良好,全年种植、收获作物标本45389号,接纳学生实习4230人次。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率100%。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教学督导组和院领导坚持随堂听课,全年听课累计90人次。

3.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实验教学中心通过了实验室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加强了遗传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实验室新制订各类制度5项,新建开放实验室1个,开放实验室完全开放运行。

(四)科研推广与科技创新

1.科研推广项目与到位经费

全年承担科研项目共计365项,在研经费累计2539.737万元,到位科研经费1311元;承担推广项目42项,在研项目经费740.7万元,到位推广经费599.38万元。

2.成果与奖励

审定农作物新品种8个(小麦5个、油菜2个、棉花1个),其中国审品种2个。获国家授权专利6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获陕西省经济学学会一等奖1项,获陕西省科技厅出版物审读中心、陕西省评论学会奖1项。

3.论文与专著

全年共发表论文210篇,其中SCI收录5篇,一级学报 70 篇,核心期刊129篇,出版专著7部,参编专著10部。

4.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

接待美国、捷克、德国、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匈牙利等国专家访问专家18418人次;参加国外专家座谈会268人次,出国进修3人,回国3人,招收留学生3人,聘请短、长期外教2人,100余人参加了杨凌国际农业科技论坛。

承办“2007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等国内会议6次,国际会议1次,参会代表达700余人。

学院坚持每周五下午召开学术报告会,并成功举办“现代生物技术与作物遗传改良”系列学术讲座。

5.成果转化与推广

授权植物新品种权3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2个,小麦新品种西农979、小偃22、陕627、陕253、陕715、小偃22、远丰175、陕麦139、陕512等优良品种在我省及黄淮海等麦区的示范推广工作进展顺利。蓖麻杂交种通过技术服务与五福公司联手在商洛地区建立的蓖麻基地已经获得地方的财政支持。玉米超高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项目在靖边、澄城县示范田亩产突破吨粮,创造了两项全国纪录,陕西日报、榆林日报、陕西农民报、陕西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多次连续报道。

(五)学生工作

1.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以党建带动团建,加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面上稳定;辅导员全部入住学生公寓;班主任民主评议平均得分40.1 分。积极利用网络、多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结题校思政项目7项,新增思政项目3项,发表学生工作论文5篇,建立了开放状态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体系,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2.校园文化和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主办了40余项活动,参加了50余项活动,获校级以上团体奖13项,获个人奖40多项;学院荣获“科技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工作创新二等奖”。

3.大学生科技创新

获得各类科技创新资助项目66项,资助金额超过10万元。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篇,学院获第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最高奖--“挑战杯”,权灵通、虎盛亮等同学获第六届“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4.奖、助、贷、减、补、勤工作

一年来,共有 467人次享受各种无偿资助,资助比例达50.6%,资助金额达 102.99万元;享受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 211人,占全院学生的22.9 ;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62个。

5.就业工作

2007届毕业生共考取研究生63人,占毕业生总数的31.98%。本科生初次就业率87.81%,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5.71%。

 ()党建工作

1.党的组织建设

学院继续坚持执行《农学院院领导接待学生制度》,设立“院领导接待日”,并在学院网站上增设了“院长、书记信箱”,保证了上下信息的畅通。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慎重发展,改善结构”的原则,发展学生党员,全面推进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目前学院大学生党员206人,占学生总人数的22.37%,高年级设置党支部100%

 2.党风廉政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学院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坚持“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重点抓,办公室具体抓好日常工作,以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师德风尚为目标,深入开展了学习“李振生院士精神座谈会”、 6.25讲话精神,组织学生观看了十七大开幕式,开展了十七大知识演讲赛、十七大知识宣传板大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先后有5人次获 “校就业先进个人”、“陕西省优秀学生干部”、“陕西省优秀毕业生”、“校优秀学工干部”等荣誉称号。

(七)管理工作

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召开了2次民主生活会,19次院务会;学院政务公开,管理民主,重大事项实行公示制度;管理制度健全,领导廉洁自律。

完成自筹办学经费200万元,学费、住宿费收缴率达90%。

制定了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范了仪器设备的申购、审批、验收、登记入库程序,完成了国资全面清查工作,仪器设备的帐、物、卡相符率100%。国有资产管理获得2007年学校先进单位。

重视新闻宣传工作。主动联系了科学时报等新闻媒体播放、刊登学院科研成果、专家事迹等15条;校内新闻网、校报刊载学院新闻48条;学院网页改进6次,更新及时、内容丰富准确,共上传动态性消息728条,相对固定内容399条,新闻宣传获学校先进单位。

二、重要改革完成情况

成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油菜研究中心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宗粮豆研究中心。

为了配合学校整体规划,整合学院房屋资源,提高房屋使用效率,学院将小麦研究所从南校区小麦蔬菜楼搬出,按相对集中原则对办公楼、综合楼、北校区小麦中心楼进行了整体规划,并全部调整到位。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1.师资队伍中,缺乏在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人才,特别是缺少活跃在国际学术舞台的人才。学院请求在培育、引进国际、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顶尖人才方面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

2.年轻教师明显偏少,人才断层趋势显现,因此培养高学历年轻教学科研后备力量成为学院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

3.学院的科研教学人员多,学生少,在包干经费划分时,总额仍然偏少,津贴发放和事业运行经费明显不足,请求学校在下年度中给予充分考虑。

4.由于学校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占用了大量的学院科研用地,使得建科研用地严重不足,科研基本设施不到位,许多条件亟待改善,建议学校在2008年给予支持。

四、2008年工作计划

1.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抓好党的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结构,挖掘现有人才潜力,加快学科带头人的引进和培养。

3.巩固现有学科,凝练学科方向,加强小麦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建设,提升研究水平,重点做好作物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建设工作。

4.建立本科教学评估长效机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积极申报国家规划教材编写任务,做好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和陕西省“植物生产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工作,加快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双语教学建设步伐。

5. 整合科研力量,加大国家重大项目的申请,力争到位科研推广经费1800万元,力争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10项,在一级学报和核心期刊以上发表论文200篇,SCI收录10篇,出版编(专)著5部。

6.做好小麦优良品种小偃22、西农979国家奖励的培育工作;做好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油菜功能实验室,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小麦、玉米、棉花试验站的建设工作;启动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小杂粮等作物的基地建设。

7. 做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狠抓学风建设、做好贫困学生的资助和日常管理工作,确保学生面上稳定。

8. 扎实开展全程化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工作,树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理念,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确保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9.强化科学管理和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完善学院网站建设,争取使网络成为学院信息传递的主渠道,加大科技成果的宣传力度,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

           

编辑:

终审:

版权所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我们的位置  您好,您是第位访客